2013年9月10日 星期二

南法行 IV 波爾多(Bordeaux) 酒鄉之香

南法行 IV 波爾多(Bordeaux) 酒鄉之香

文章日期:04/21/2013

從法國最東端,乘火車至西岸的波爾多(Bordeaux),
這張車票花了筆者九十多歐元(約千元港幣),
還賠上了大半天在車廂裡的侷促。



晚上十時許,我們到達了紅酒之鄉-波爾多。
甫出站,當然未有嗅到酒鄉之香,
只見這城市的規劃頗現代化。

難免,這是經濟發展較佳的地域,
摩登設計自然應運而生。




如果,華人的早餐,是白粥配油條;
那麼,法國人的早餐,就是Espresso(濃縮咖啡)配Croissant(牛角酥)。Espresso,像第一回馬賽提及的一元咖啡一樣,
用的就是這種袖珍的小杯,讓你優雅地淺嚐一下。
而不像美國的大杯裝一樣大口大口灌下去。

也許,這就是歐洲人的生活態度。




凱旋門,並非巴黎的專利,在法國許許多多的城市,都能瞥見一座。
只是巴黎那座為拿破崙而建的「雄師凱旋門」份外有名,才會讓人產生這種錯覺。

其實,凱旋門最初源於羅馬,是一種為慶祝戰爭勝利而建的紀念性建築物,通常為橫跨在一條道路上之獨立性建築。




波爾多的輕軌,軌道上匠心獨運的植了一層淺淺的草皮。
整個感覺看起來,是不是柔和一點,自然一點?

再次感受到,法國人的人文精神,藝術細胞,幾乎體現在每一細節上。



街頭的跳蚤市集,很自由。
只要你有什麼想賣的雜物,端出來鋪在地面上,
便可以成為一個小賣家!




哈哈,筆者和友人竟發現了這部孩提時代的小玩物-任天堂的Game Boy Advance!
啊,那時候你讓我花上了多少的時間心思呢,也許比對女朋友還要多!

想不到這小古董會在波爾多街頭重現塵世,
不是應該被擺放在博物館當古董展出嗎?




法國騎警。
不是騎馬或騎摩托車,而是騎腳踏車...
還要戴腳踏車頭盔,驟眼看還以為是一群戶外出遊的學生。



佩伯蘭塔樓(Tower of Pey-Berland),一座可以窮千里之目俯視波爾多全景的高樓。












波爾多大鐘門 (Grosse Cloche de Bordeaux),自中世紀保留至今的平民建築物,難能可貴。
原來,大鐘用於在發生火災時,敲響以警告市民。它一直作為城市的象徵,出現在市徽上。
這是一座看上去具有童話夢幻色彩的建築物,在平凡的建築物之間一支獨秀,
給人一點兒「此樓只應天上有」的感覺。















我們偶然進了一家品酒館。
老闊很有心思,把酒櫃上的紅酒有致地構成了一幅獨特的璧畫。
還裝上了教堂式的彩繪玻璃窗。

每品完一種酒之後,還有一本精美的小冊,列出該酒的產地與特性,
還有空白處讓你寫下自家的評語。
這點心思,讓品酒這回事,在這裡提升了好幾個格調。




在Tourist information處,我們報了午後的酒莊品酒團,30歐已是平民的價格了(當中不乏千歐元的)。
在附近吃過午餐,便與這三十多位來自五湖四海的團友,一同登上這架酒紅色的旅遊巴士,向市郊的酒鄉進發。




沿途導遊兼用法語和英語交替解說,說一下波爾多紅酒的歷史、特性、酒莊的地位等等。
但她的英語帶有強烈的法語口音,所以有時候即使她轉了頻道,
筆者也還渾然不覺,以為她還在說法語...





甫出市區,著無際的葡萄園便一直映入眼廉。
只可惜三月尾葡萄剛收割了,剩下的是一片葡萄禿枝的海洋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這個團帶我們參觀了兩個酒莊,莊圜主人簡單介紹了葡萄的不同品種,土壤,氣候,美酒釀造的過程,器械等,由導遊作翻譯。
我有時不禁在想,這團每星期開三四天,這一對盡說著同一番話的翻譯組合,應該給自己的話悶死了吧。
他們還能掛上一副興奮的神情,是怎樣做到的?

試了紅酒、白酒、玫瑰紅酒一共6款,還有小塊的麵包讓你佐酒。
筆者雖絕不是什麼專家,但還挺喜歡品酒。坦白說,這些酒的質感味道,實在平平,不會比我在百貨公司買的要好。

不過,一分錢一分貨,30歐元的團,嚐到的自然是這個檔次的酒。
對於我們這種學生哥,已算是不錯的體驗。

對酒有要求的人,我勸還是選擇一些中高價的品酒團吧!







梅花廣場(Place des Quinconces)。 歐盟第二大廣場,形狀為加長的矩形加半圓形。樹木種植呈梅花形,
兩個圓柱面向加龍河,其中一個象徵商業,另一個代表航海。




卡娜蕾(Canelé),是波爾多獨特的傳統甜點。
筆者淺嚐了:焦點外皮,微脆,內裡是如馬拉糕一般的鬆軟質感。





筆者跟友人開玩笑:McDonald's在香港曾經推出過「飯tastic」(米飯漢堡),最近還有「麥開飯」(牛肉玉米飯),
不知道在法國會不會有McBaguette(法包)呢? 
怎料... 真的讓我開口中了。




第二天,我們又偶然進了一家品酒館。
這家與昨天的感覺雖很不一樣,很摩登的設計,但一樣顯得高貴。

這裡的特別之處,他們會給你一隻紅酒杯,
然後你可以從這些零售機中,買少量的酒淺嚐,價錢跟份量掛勾,
所以,用同一筆錢,你可以自由地試很多款酒,又不用煩到店主,
多麼自在。










這裡就是波爾多著名景點- 烏托邦劇院(Cinema de Utopia)。
怎麼?劇院也算是景點呢?當然不是這麼簡單。

因為這劇院竟是由一所大教堂改建而成的!
歐洲遍地教堂,不就自古保存至今,不就拆卸重建,但成功改建成現代化的實用建築物的,恐怕就寥寥可數。
就是這個大膽革新的創意,就已經值得頌揚。





這塊圓拱尖頂、自然採光的彩繪玻璃窗,
就是這裡曾經作為一所教堂最顯然易見的證據。



皮埃爾橋 (Pont de Pierre) (or Stone Bridge),
是一道橫跨加隆河(Garonne)的石橋。

幾次提及了加隆河,
原來,它是一道穿越法國和西班牙的河流。

理論上,還可以從這兒泛舟直抵巴塞羅那!



加隆河畔的一個滑板場。
不少當地年輕人的聚腳點。



幾步之遙,卻有垂釣的老翁默站河前,沉靜得像尊雕像。
「白髮漁樵江渚上,慣看秋月春風」。
一動一靜,相映成趣。






站在河堤上的人,在看什麼?
原來是在盯著你!還跑?




河畔之地,還專門設地栽出一片廣闊的花田,色彩鮮艷。
沐浴在午後溫暖的陽光,沿著加隆河邊漫步,飄送著陣陣清風,帶點鮮花的淡淡芬芳,
此情此景,只能說一句:C
'est la vie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